吴堡电商扶贫“扶”出新活力
2019年以来,吴堡县以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抓手,紧紧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发展,聚焦农产品上行,着力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三级物流、农产品上行、电商人才培训四大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品牌+标准化+村集体经济(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电商扶贫路径。
强品牌,定标准,夯实产品“质量关”
以“们吴堡”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为牵引,大力推进吴堡手工空心挂面地理标志申报和集体商标注册,出台“们吴堡”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方案及管理办法,对本县红枣、手工空心挂面等重点农特产品进行资源整合,统一策划、统一设计、统一包装,形成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专业化销售、科学化管理,让农产品直接从田园到餐桌,缩短流通环节,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扶贫利器,带动全县农业产业提质升级、农民增收致富。
为拢指成拳,发挥协同效应,成立红枣种植、手工空心挂面标准化专家技术委员会,出台行业协会《手工空心挂面生产与流通标准》《吴堡县红枣种植与流通标准》,在吴堡县郭家沟镇下山畔村、寇家塬镇王家圪崂村选定200亩红枣滩地及山地种植试验田,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采取六种不同管护方式,引进植保无人机、小型气象站等现代化农业设备,同时开发“一树一码”数据收集系统,让枣树有了“身份证”,只要对着枣树上的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知道枣树的直径、高度、树龄、产量等信息,让过去凭经验种植变为数据化种植,探索吴堡红枣提质增效新路径。
在挂面产业上,招募河北、宁夏两家优质面粉供应企业,为公共品牌手工空心挂面标准化生产提供优质面粉;授权4家挂面加工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并为其配备摄像头、防尘网等设施,对授权企业产品进行全程溯源,生产企业订单进销存通过品牌授权管理系统及加工与流通溯源系统进行电子台账记录,以品牌标准化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注重村集体经济与电商融合,由电商服务企业与柏树坪、下山畔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进行70余亩西兰花标准化试种;与4家授权挂面企业进行公共品牌手工空心挂面产品订单生产。
通物流、抓培训,电商红利“村村享”
如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吴堡县建立以县级电商物流中心为枢纽,以乡村站点为延伸,以三级物流体系为支撑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在靠近人流物流聚集地,优先考虑电商创业商户、实体商超、快递代理点的现有经营场地。完成全县33个电商服务点建设,组织开展2次站长培训,经考核确保熟练操作后上岗上线。完成开发“滴滴打车”模式的全县城乡物流仓储共同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由邮政公司牵头,整合2家快递服务企业进农村,以低于县城物流价格促进农产品上行,2天内完成配送,确保农村生鲜产品第一时间进城,吴堡加工产品第一时间出县城。
“门槛低、好入门、易操作”是电商扶贫得以推广的重要原因。然而,网店好开,怎样才能经营得长久、避免中途夭折?吴堡县组织开展电商实操培训、镇村两级干部培训、贫困户电商培训,抖音小视频、桑蚕+电商、红枣+电商、挂面+电商等专题培训,建立学员档案并进行跟踪指导等服务,既给贫困户传授了技术,又提升了市场经营的能力。截止目前,完成培训2180人次,其中贫困户915人次,残疾人74人次。孵化个人网商19名、企业网商1名。
扶产业、拓渠道,铺就脱贫“快车道”
为更好地让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翅膀,吴堡县坚持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工作来抓,依托资源优势,建立起集农特产品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物流配送、培训孵化、代买代卖、增值服务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以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吴堡县优化产销模式。一方面通过授权企业的订单收购、带动劳动力帮助群众增收;另一方面开发“一户一码”电商扶贫系统,已在下山畔村、王家圪崂村等进行试点测试,不断完善系统功能,积极帮助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2019年,帮助149户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总金额52.7万元,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帮助34户贫困户增收总金额3.9万元,带动70人就业实现增收167.7万元。与此同时,电商“线上线下”齐发力,全力推动产销对接,开设运营“吴堡京东馆”,对接“有赞微商城进扶阁”电商平台,2019年至2020年3月,带动“挂面哥”、“三和张”等授权企业完成订单3万余单,溯源标签应用量累计达5万余张,累计订单额60余万元;同时,在长沙、上海、扬州等城市及央视等主流媒体开展吴堡农产品线上线下宣传推介活动,2020年3月9日,吴堡手工空心挂面被央视农业频道《谁知盘中餐》栏目专题报道。
下一步,吴堡县将继续在农产品“产、运、销”上狠下功夫,着力强化标准把控、物流管理、品牌建设、运营推广、村企合作,着力打造更多优质农村产品,以优质产品支撑提升区域公共品牌价值,以公共品牌牵引拉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县稳定脱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