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品牌天书谷斩获三奖,中国品牌如何重塑全球健康饮水新格局
——从新锐高端水品牌“天书谷”斩获三奖看中国高端水的全球突围与产业革新路径
2024年,中国高端饮用水品牌“天书谷”以其卓越的产品力与品牌创新,接连摘得法国设计奖(France Design Awards, FDA)、第七届iSEE全球食品创新奖“创新品牌百强”以及国际蒙特奖(Monde Selection)三项国际殊荣。这不仅是对品牌价值的权威认证,更折射出中国功能型高端水行业从“水源竞争”迈向“多维全面创新”的深刻变革。在消费者们日渐增长的健康养生需求下,高端饮用水的消费导向已经从"基础解渴"向"健康美学"跃迁。
法国设计奖FDA由国际奖项协会(IAA)设立,被称为设计界的“金字塔顶”,2023年全球数千参赛作品中获奖占比仅约6%。获奖作品需经过多轮严格评选,评审标准包括原创性、功能性、技术性、可持续性等,以确保奖项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iSEE奖主要面向食品行业,表彰创新品牌与产品。新希望乳业的“24小时限定娟姗鲜牛乳”也曾获iSEE“创新品牌百强”荣誉。根据公开信息,第六届iSEE全球奖(2023年)吸引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或地区近2,500个品牌参与,案例总量超8,000个。
蒙特奖(Monde Selection)又称“世界品质评鉴大会”,建立于1961年,由欧洲共同体(EU)和比利时经贸部共同发起。每年有来自90多个国家的上千家企业参与,仅约3%的产品能进入最终角逐。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权威的国际质量研究所。从三大奖项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来看,天书谷作为新锐高端水品牌的实力可见一斑。
奖项背后,高端水市场的综合竞争新态势
FDA历届饮用水类获奖作品多聚焦视觉美学(如依云的冰川线条),而天书谷以贵州鱼龙化石为灵感,巧妙地将水源地的地质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中,以水为媒传递贵州关岭“红崖天书”的文化意象。
天书谷能够斩获蒙特奖要归功于不可复制的水源地优势。天书谷的水源地位于贵州省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内,该区域不仅是国家4A级保护区还是著名的鱼龙化石发掘地。水源地具备独特的三叠纪地质结构(沉积岩占80%),该地水源是2.3亿年前断裂带上的深岩地下活泉,经过地壳运动,岩层过滤和长期矿化作用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是锶元素,含量高达23-31mg/L。
在技术创新维度,天书谷投资3亿元建设现代化生产基地,采用德国智能全自动生产线构建“零接触灌装系统”,实现从水源开采到终端封装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最大限度保证天然水的安全和品质,同时实施年度限量开采3万方,兼顾品质与生态可持续性。经SGS检测,其锶含量稳定维持在23-31mg/L,远超国家标准的0.2mg/L。这种“超国标品质”正是斩获iSEE创新奖的关键。
这三大奖项的评定对应着高端水市场的三大核心趋势:一是文化认同成为溢价支点,二是微量元素科学化:锶、钙、镁等矿物质从营销概念转化为可量化的健康指标,三是“品质+文化+设计”综合的发展模式。天书谷时间臻水成功打破高端水市场长期存在的“微量元素玄学化”困局,并以优秀的综合实力为全球功能型饮用水行业提供了全新范本。
不单是水源地与技术水平的“硬实力”,天书谷的“软实力”也不容小觑。独具审美的设计将水源地的古老鱼龙化石文化符号转化为品牌识别度;将健康价值体系作为重点,联合权威机构发布《富锶天然水白皮书》,以科研背书建立“康养水”认知;在营销方面,天书谷以“补水+康养”双属性,直击运动健身、日常养生等场景,线上线下联动铺开媒体矩阵。这种“自然禀赋+硬科技+软文化”的三面一体模式,打破了传统水企依赖水源地营销的单一路径,构建起覆盖生产、传播与消费体验的完整价值链。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饮用水、特医食品、母婴营养等领域屡获殊荣,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品质升级。国产新锐品牌天书谷斩获三大国际奖项,成功破圈揭开高端水市场的综合竞争新态势:未来,随着健康消费需求持续升级,高端水市场必将从“水源争夺战”转向“全要素创新竞赛”。
功能型高端水市场:从品类爆发到价值深挖
高端水行业的崛起并非偶然,随着消费人群的健康意识升级,碳酸饮料市场呈现萎缩趋势。根据全拓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碳酸饮料的市场规模2019年约为864亿元,2013-201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5%。
与此同时,我国瓶装水市场规模呈现出增长趋势。中研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瓶装水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23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999亿元,2021年已突破2000亿元。
根据尼尔森数据,中国高端水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77.2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60.6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42%。其中天然水和矿泉水等相对高端的包装水增长最快,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4.8% 和18.4%。
放眼全球,瓶装水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QY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高端水细分市场规模突破3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8%,其中健康功能型产品贡献75%的增量。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抢眼:2024年高端水消费量同比增长34%,但市场集中度CR4仅为58%,显著低于全球市场的72%,这表明新品牌仍存在巨大渗透空间。
相比国际知名品牌,国产高端水品牌目前仍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国产高端水品牌与国际品牌在市场策略和消费者认知上的主要差异在于品牌定位、营销策略、渠道布局、消费者认知和价格策略等方面。国产品牌往往难以说服高端消费者,且欠缺品牌与文化的深度融合,难以绑定消费场景。目前,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增速放缓,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国内富锶高端水市场仍面临着概念模糊、同质化、市场竞争激烈等危机。天书谷虽通过白皮书树立标杆,但如何推动行业共识、避免“概念滥用”,将成为其引领市场的关键考验。此外,高端水行业正步入“生态竞争”阶段。从水源保护到包装可回收,企业的竞争维度已从产品扩展到产业链全生命周期。
国产与国际:高端水市场的“不对称竞争”与破局之道
对比国际高端水市场,中国高端水市场当前呈现“内外双热”格局。“依云、巴黎水等国际品牌仍占据50%以上份额,但其增长已显疲态;国产阵营中,天书谷、昆仑山等品牌通过本土文化赋能与功能细分加速崛起。差异点在于:国际品牌强调“水源传奇”,而国产新锐更注重“科学实证”与“日常渗透”。例如,天书谷通过“冷泡茶专用水”“运动补水”等场景化营销,将产品嵌入日常生活,这比国际品牌“身份象征”的定位更具消费黏性。
传统巨头依云、巴黎水曾以“水源稀缺性”构建壁垒,但天书谷等新品牌正通过“科学康养”重新定义竞争维度,将饮用水从“天然属性”推向“功能化解决方案”。这种“技术叙事”正在瓦解国际品牌的话语权,同时推动行业从“产地故事”转向“健康实证”。
当前全球高端水市场呈现“双轨并行”格局:欧美品牌凭借历史积淀占据高端商超与酒店渠道,而中国品牌则通过电商渗透与新零售场景快速崛起。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高端水进口量首次出现同比下降(-8.3%),国产替代效应增强,其内容策略始终紧扣Z世代的兴趣触点,这种“不对称竞争”背后,是中国品牌对市场变化的敏捷响应。
相比之下,国际品牌在渠道创新与年轻化沟通上稍显滞后。但深层次差异仍存在:国际品牌单店SKU平均存活周期为18个月,而国内电商平台新品淘汰率高达60%,反映出国产品牌仍需解决“流量依赖”与“品牌长青”的矛盾。
全球高端水市场正加速向功能化、个性化演进,定制化服务与环保包装或成核心差异点。天书谷荣获三奖,不仅是中国品牌与国际趋势同频共振的缩影,更标志着中国高端水品牌已突破“代工贴牌”或“效仿国际大牌”的初级阶段,进入“科技+文化+创新”三位一体的系统竞争时代。
当富锶水从细分品类升级为健康生活方式的标配,这场关于“生命之源”的产业革命,正在重新定义水的价值——它不仅是解渴的饮品,更是承载地质文明、医学智慧与生态伦理的载体。在消费升级与老龄化交织的宏观图景下,谁能在科学严谨性与情感共鸣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谁就将主导下一个黄金十年的行业话语权。
结语:
天书谷的三奖加冕,不仅是中国品牌创新力的里程碑,更揭示了功能型高端水行业的三大趋势:科学化健康主张、设计美学溢价与文化价值赋能。中国高端水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与价值竞争阶段。随着消费升级与全球化进程加速,以天书谷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以“硬科技+软文化”的双轮驱动,重新定义全球高端水市场格局。未来,兼具健康属性、文化内涵和可持续性的品牌将主导市场。